渤海之滨,北纬37度黄金海岸线上,烟台的山海与葡萄藤已缠绕百年。在中国乃至全球葡萄酒的版图上,烟台是一座无法绕过的地标。当张弼士在1892年种下第一株赤霞珠时,或许不曾想到,这座山海之城将三次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跃升的历史支点。 1892年,中国葡萄酒工业化之路在烟台起步 1891年,爱国华侨张弼士考察烟台时,敏锐洞察到其与法国波尔多相似的纬度与优越风土禀赋。经欧洲专家验证后,他于1892年斥巨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建张裕酿酒公司,系统性引进了欧洲的优良葡萄品种、酿造技术、先进设备和科学管理模式。这一历史性选择,不仅是中国葡萄酒向现代工业化生产迈出的关键一步,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西学东渐”与本土实践的碰撞。烟台葡萄酒文化开始扎根、逐步萌芽,中国近代葡萄酒工业的摇篮由此诞生。 一百多年后,历史呈现奇妙呼应。2009年,曾深刻影响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法国拉菲罗斯柴尔德男爵酒业公司,考察国内多个产区后,同样将目光锁定烟台。在北纬35°—40°葡萄黄金纬度带种植区中,这里是中国唯一无需埋土防寒的优质产区,拥有培育老藤的绝佳潜力,完美契合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培育60年以上老藤的风土要求及其百年企业的发展愿景。2019年,拉菲在亚洲唯一的酒庄落户烟台蓬莱,取名“瓏岱”。“瓏”代表琢石成玉,“岱”则是古代泰山的称呼,两个字饱含着对中国历史传承和齐鲁大地璀璨文化的敬意。拉菲集团老董事长罗斯柴尔德男爵介绍了其核心理念:“我们从未打算在中国酿造一款法国葡萄酒,而是要酿造一款地地道道的中国葡萄酒。” 酿造“中国葡萄酒”——这穿越百年的执着追寻与共同理想,终于在烟台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激荡出深沉的历史回响。如今,在“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指引下,烟台市通过实施葡萄酒产业链“链长制”,将中国葡萄酒表达提升至全新高度:全市已建成葡萄酒科研平台32处;烟台市农科院自主培育葡萄新品种8个;中粮长城选育新品种4个;张裕主导制定的白兰地最新国家标准更被誉为达到国际顶尖水平......2024年,这片国内历史最长、效益最好、产业链最完备的葡萄酒产区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葡萄酒产业配套中心”,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最为丰沃的产业土壤。 1987年,“中国葡萄酒”从烟台走向世界 葡萄酒产业本质上是全球化产业,其发展与竞争必然立足全球视野。早在1915年,张裕便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勇夺四枚金质奖章,“中国葡萄酒”首度惊艳世界舞台。此后几十年中,张裕成功培育出国际上认可的酿酒葡萄品种蛇龙珠;推出中国首个葡萄酒品牌“解百纳”(寓“携海纳百川”之意);成功推动国际葡萄酒和白兰地感官品评会落地烟台等,为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7年,中国葡萄酒赢得国际主流深度认可的标志性事件诞生——在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大会上,全体1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决议,接纳烟台成为中国首个观察员城市,并授予其“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称号。根据OIV成员国协议,只有对葡萄酒种植做出杰出贡献、并且葡萄酒的品质达到国际公认水准的地域,才能获此殊荣。迄今为止,这仍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依托这一优势,张裕率先推进全球化战略,已在海外布局14座酒庄,其旗舰产品解百纳畅销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突破6.8亿瓶。2025年,解百纳新品“N188”更以卓越品质摘得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最高奖项——最佳表现奖(Best in Show),成为该奖项自2016年设立以来首个获奖的中国品牌。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葡萄酒的品质跻身全球顶级阵营,业已具备平视世界的能力与底气。 龙头企业与城市政府的深度协同、双轮驱动是烟台推动中国葡萄酒融入全球发展的重要经验。张裕作为产业引擎持续突破全球市场,烟台市政府则通过政策赋能、产区品牌打造与国际合作平台构建,为产业升级提供系统性支撑。这一模式推动烟台深度参与全球葡萄酒产业分工与资源配置,使其成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中国实践典范,为葡萄酒全球化发展贡献了“烟台路径”。 2025年,烟台向世界呈现产业转型的中国方案 2002年,中国第一座专业化欧式风格酒庄——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落成,掀起本土产业对西方范式的追崇浪潮。然而,短短7年后,由法国建筑师高岩松(Pierre-Yves Graffe)设计的“瓏岱”酒庄却以融合古典与现代的中式风格惊艳亮相——榫卯结构的木柱支撑起房梁,房顶酷似中式传统的“重檐歇山顶”,一砖一瓦,四角飞檐,无不展现出中式美学与智慧。从中国人建欧式酒庄,到法国人建中式酒庄,这一角色的转变,正是中国葡萄酒文化感染力与全球影响力提升的生动注脚。 进入新时代,烟台以“链式思维”谋篇布局,摒弃单一产业发展路径,推动葡萄酒全产业链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大局。2023年,烟台成功跻身“万亿GDP城市”行列,为葡萄酒产业跃升注入澎湃城市动能,奏响了产城共荣的序曲。2024年,烟台创新成立全国首个葡萄酒文旅产业发展联盟,从“单链贯通”到“双链融合”,葡萄酒产业“链长制”再次把“葡萄酒+文旅”提升至新高度。 如今,63座风格各异的酒庄星罗棋布于山海之间,共同构筑起“仙境海岸·品重烟台”的世界级文旅地标。葡萄酒文化的印记已深深镌刻在烟台城市与乡村的各个角落,蓬勃发展的“酒旅融合”,实现年接待葡萄酒主题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高度聚合。独特的产业生态、厚实的工业底蕴已成为提升城市气质、塑造品牌魅力、拉动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全球葡萄酒产业面临深度结构性调整的历史性变局,第二届全球葡萄酒旅游峰会(2025葡萄酒旅游大会)选址中国,落子烟台,更具深意,开启了历史第三次选择烟台的序幕。这不仅是国际社会对烟台百年葡萄酒产业根基与“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取得新发展的再度认可,更是对这座城市以三次时代抉择淬炼出来的产城融合发展范式的深切期许。烟台,正以中国葡萄酒百年崛起的发展经验,为全球葡萄酒产业转型、探索可持续发展,提供植根东方智慧,超越单一产业范畴的“中国方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酒评网
( 冀ICP备13016930号 )
GMT+8, 2025-7-4 19:00 , Processed in 0.03286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C) 2008-2013 酒评网 JiuPing.Cn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