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怡亚通发公告称,因公司发展需要,周国辉近日辞去总经理职务,由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陈伟民接任。辞职后,周国辉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相关职务。 营收逐年萎缩,利润微薄如纸,这是创业老兵周国辉二十一年来首次交棒的原因,也是各大酒商当前面临的共同困境。为此,佳酿网以时间为画笔,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怡亚通面临如此困境。 低价抄底,酒业“沃尔玛”的百亿传奇 2013年,受“三公消费”影响,白酒销量疲软,各大酒商处在价值低谷,怡亚通逆势进入酒业。 其依托上市公司的资本加持,大举并购龙川酒业、盛京酒业、广州怡粤、重庆怡飞等区域酒商。正如巴菲特所言“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当时怡亚通的疯狂并购获得了大量酒业优质资产。 以此为基础,怡亚通通过供应链整合,打造出380平台。 对于380平台的作用,周国辉表示,“380平台就像一个没有大型卖场的B2B的沃尔玛,或者说是一个虚拟的沃尔玛。每天各个门店需要什么货怡亚通就配送给它。” 他曾举例介绍道,比如在南宁,百事可乐有1000家终端店,青岛啤酒和中粮也各有1000家终端店。“假如怡亚通在南宁建立一个供应链整合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统一仓储、统一配送,这3家上游企业就可以共享我们的平台而无需自己再建仓库、车队和经销商团队,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以共享这3000家终端。 “最终结果是,既提高了厂家和下游客户以及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怡亚通的生意盘也可以做得更大。” 当时,各大酒企面对行业低谷,急需酒商的渠道资源。 2013年,茅台启动大规模招商计划:如果购买30吨飞天茅台,且一次打款6365.6万,便可在次年成为茅台经销商,并获得10%的返点。 一个有渠道,一个有产品,两者很容易形成战略同盟。怡亚通先后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青岛啤酒、张裕等名酒取得合作。 随着酒业在2015年完成调整,头部酒企抓住大规模城市建设带动的商务宴请热,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15年到2018年,茅台营收从326.60亿元增长到736.39亿元,增幅高达125.47%;净利润从221.59亿元增长到352.04亿元,增幅高达58.87%。 怡亚通坐着茅五泸们的东风,2014年-2018年在全国300多个地级市成立分公司,与各地经销商组建合资公司绑定终端门店,编织出一张庞大的全国化渠道网络。 2018年年报显示,怡亚通酒饮分销业务创造近100亿元营收的奇迹。 抓住酱酒热的风口,激情编撰中国版帝亚吉欧故事蓝本 在酒业,帝亚吉欧是永恒的话题。 1997年,大都会与健力士合并,世界第一酒业巨头“帝亚吉欧(DIAGEO)”由此诞生。通过对品质、品牌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深耕,帝亚吉欧在全球迅速扩张,拥有包括斯米诺、尊尼获加、百利甜、水井坊等遍布各个产区、酒种的优质品牌,产品行销全球180个国家,在80个国家建立了办事处。 华致酒行创始人、董事长吴向东曾对媒体感慨:“我以前有个理想,成为中国的保乐力加、帝亚吉欧。” 对于酒商而言,公司动销再多产品,终究是给别人做嫁衣。并且随着行业集中化加剧,再大的商在茅五泸面前依然没有话语权,仍旧会被强制压货。 因此,通过产业整合打造中国版帝亚吉欧,成为众多大商摆脱“厂强商弱”会选择的路。 2016年之后,由“茅台热”推动的酱酒热成为众多大商打造中国版帝亚吉欧的重要抓手。2019年至2023年,中国酱酒产能由55万吨升至75万吨,销售收入由1350亿元升至2300亿元,净利润由550亿元增至940亿元。 在暴利驱动下,巨人集团、融创中国、山东史丹利等各路资本纷纷“染酱”。甚至连生产金针菇的企业也想分一杯羹。 2019的糖酒会,某名酒展厅无人问津,而隔壁不知名的酱酒展厅人声鼎沸。 站在财富新风口之下,吴向东提前整合的珍酒依托酱酒热,成功敲响IPO的大钟,1919深度介入了衡昌烧坊,酒仙集团打造出容大酱酒。 2018年,拥有供应链优势的怡亚通也发力酱酒,和钓鱼台酒业合作,推出终端售价1400元的“钓鱼台·珍品壹號”,7个月销售破亿。 随后怡亚通相继与国台、金沙酒业等达成合作,3年内白酒品牌运营规模达到9亿元,酱酒综合毛利率超过40%,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很大程度解决供应链利润低问题。 2021年,怡亚通设立怡亚通酒业,随后与大唐酒业合作打造一系列自有酱酒品牌——大唐秘造、天下大唐、贵宫御膳。大唐酒业位于酱酒7.5公里核心产区,拥有624口窖池,年产5800吨大曲坤沙酱酒。2022年,怡亚通成为大唐酒业控股股东,在全国各地成立多家“秘造酒业”公司。 按照产区、品类与渠道上的优势,怡亚通的中国版帝亚吉欧之路已经拥有雏形。 品类与产业链优势尽失,从时代“马云”到普通人的转变 当酒业风云突变的尘埃落在中国版帝亚吉欧的故事蓝本上时,怡亚通仿佛还没做好准备。 在2024年的财报中,怡亚通实现营收达776.16亿元,同比减17.8%;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减24.92%,但未披露酒类营收相关情况。 其实,怡亚通的酒业营收在2020年已经开始下滑。2020年至2023年,怡亚通白酒业务整体营收(品牌运营/自有品牌+分销/营销)逐年下滑,从63.71亿元降至33.02亿元。其中,酒饮品牌运营/自有品牌业务营收分别为8.7亿元、12.45亿元、7.86亿元和5.88亿元,从2021年开始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在缩量时代,酒业竞争异常惨烈,没品牌积累的产品业绩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一是酱酒遇冷。如今连酱酒明星大单品都出现产品价格倒挂、动销困难、库存积压等问题,没有足够品牌积累的怡亚通自有与开发产品很容易遭受影响。 2023年上半年,12家“秘造酒业”公司及大唐酒业被怡亚通转让处置,均被列为“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二是经营环境生变。怡亚通大举进军白酒赛道是在2013-2018年,彼时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尚未诞生,平台“百亿补贴”也未出现,传统线下批发、零售、团购成为主流。怡亚通作为上市公司具有资本和采购优势,容易通过名酒“集采分销”和提升配送效率快速分销,在经营中取得优势。2020年后平台经济崛起,直接把酒卖给消费者,怡亚通主要从事B端业务,缺乏链接C端能力,原有优势不再。 此外,各大头部酒企都纷纷举起渠道下沉的大旗,对大商削藩,降低了怡亚通在酒业里的话语权。 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马云。怡亚通的成功来自于上个酒业周期性调整后,酒类流通市场管理粗放,头部酒企急需全国化扩张,酱酒热兴起。当这些风口一过,怡亚通迅速跌落人间。 北京卓鹏战略常务副总经理、创始合伙人郭宏利分析,怡亚通作为“供应链第一股”,经营酒类的底层逻辑依然是优化供应链,只能针对大B端批发,小B依然需要当地经销商维护,没有摆脱多层级分销范畴。公司长期从事供应链业务,打造自有品牌也存在难度,一旦酱酒热消退,品牌运营就会受到挑战。 十字路口的再次抉择,大商未来之路在何方? 面对行业下行,有实力的大商早已做好转型。 2015年,1919推出1919吃喝APP,消费者在手机上下单,可享受最快“19分钟送酒”的服务。 到2023年,1919依托对即时零售的成功打造,公司数字商业板块交易额达66亿元,占平台整体交易额的50%以上。2024年初,1919为了壮大公司即时零售的规模,成立了两大子集团:1919数字商业集团,主营快喝业务和电商业务;1919本地生活集团,负责吃喝业务、酒馆业务、酒旅业务、品鉴馆业务等。 从2020年开始,酒仙集团把直播带货当作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批量孵化出拉飞哥、亮哥、酒仙大良、酒仙格格等带货博主,直播团队增长到100多人,打造了20000平米的直播基地。 2023年,酒仙集团的直播间创造了超过30亿元的营收。 对于怡亚通而言,新任总经理陈伟民可能是公司转型的重要推手。 加入怡亚通前,陈伟民已在金融领域深耕十余年;加入后,长期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位,主管风险控制、法律事务和业务审核工作。 在人事变更公告中,公司明确表示:陈伟民担任总经理后将继续坚持“做大供应链+做强产业链+做优孵化器”的发展战略。 陈伟民是带领怡亚通披荆斩浪再创辉煌的韩信,还是如马云口中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 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怡亚通更替掌舵者是一种面对不确定性大环境的探索。随着酒业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连头部酒企都在努力探索新的出路,酒商就更要加大改革力度。 酒业虽然长坡厚雪,但从不养闲人。酒商想要长久吃到行业红利,需要努力学习最前沿的技术与商业运营思想,把自己打造成酒业生态位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只有那样,酒业的天高任你飞,海阔任你游。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酒评网
( 冀ICP备13016930号 )
GMT+8, 2025-7-31 20:57 , Processed in 0.0356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C) 2008-2013 酒评网 JiuPing.Cn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