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评网 www.jiuping.cn 首页 酒品牌 查看内容

风味密码·江河篇 | 沿长河闻酒香

2025-5-6 11:10| 发布者: jiuping| 查看: 11| 评论: 0

在【风味密码·江河篇】第一篇《风味密码·江河篇 | 临黄河而知中国酒》中,佳酿网聚焦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深入探讨了中国灿烂酒文化的发祥与发展。今天,让我们书接上回,着眼于中国另一条母亲河——长江,继续 ...

在【风味密码·江河篇】第一篇《风味密码·江河篇 | 临黄河而知中国酒》中,佳酿网聚焦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深入探讨了中国灿烂酒文化的发祥与发展。今天,让我们书接上回,着眼于中国另一条母亲河——长江,继续探讨大江大河如何塑造好酒、成就名酒?

(图片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长江如何书写大河传奇?

秦岭之南,长江自唐古拉山脉的冰雪褶皱里启程,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于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它是中国流程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水能资源最丰富的中国第一大河、第一长河,它用6300多公里的蜿蜒笔触,写就了华夏文明中又一个伟大传奇。

(图片来源:国际生态经济协会)

至少在2000年前开始,中国人就一直寻找长江的源头在哪里,直到1978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才最终确定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脊梁——唐古拉山脉。同样是在6500万年前的那次板块碰撞中,唐古拉山率先隆起,它的主峰叫做格拉丹东。

在格拉丹东西南有一处山谷,随着海拔降低,平整的冰川开始泛出奔涌的水光,滴滴雪水汇成一条叫纳钦曲的小溪,缓缓向北流去,这就是最初的长江。它穿过可可西里,流到葫芦湖附近时,突然折向东方,这是沱沱河;继续向东,在青海和玉树接纳当曲和楚玛尔河后,就是通天河,自此东入大海成为长江最主要的目标。

(图片来源:国际生态经济协会)

然而,巴颜喀拉山脉却挡住了长江前进的方向。巴颜喀拉山是昆仑山脉南支的一部分,它与秦岭山脉一起,共同构成了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二者更是与淮河相连形成了中华南北的分界线。巴彦喀拉山脉的存在,让黄河扭头向北,长江扭头朝南,中国两大巨龙自此分道扬镳。

面对不可逾越的巍巍昆仑,长江无可奈何,只能愤怒地裹挟着高原的泥土向南进入横断山区,在这里它叫金沙江。当年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那次惊天动地的大碰撞后,横断山脉被挤压成7条褶皱山脉,与此同时,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一同从唐古拉山出发,在接近滇西北时,它们被横断山脉的高黎贡山、怒山、云岭、沙鲁里山所束缚,在一个60~100千米的峡谷带中齐聚奔流170千米,却奇迹般地从不交汇,这形成了世界唯一的“四山夹三江”奇特景观。

(图片来源:云南地方志)

亿万年来,三条亚洲大河自北向南各自切开横断山脉向着大海奔流,只是澜沧江与怒江向南流出国境,在中南半岛汇入大海,只有金沙江还在坚持东入大海的梦想,它在静静等待。同样静静等待的还有横断山脉东边的一个大湖,和长江一样,东入大海也是它的梦想。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终于在距今3000万年的某一天,静默的大湖再也承载不住这山高水长,湖水连续切开了夔门、巫山和西陵山,奔向东方,这就是长江三峡的由来。湖水溢出后,湖盆露出地面,形成四川盆地;四周的河流汇聚成江,向东流淌,这就是川江。川江向东的同时,还不忘向西延伸冲金沙江招手示意。

接收到信号的金沙江也不负所望,趁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愈演愈烈的影响下,剑川谷地渐渐抬高的机会,它在经过丽江的石鼓镇时,突然一个180度的惊天大拐弯,向北奔去,这就是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湾”;此后它在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冲破横断山脉的天然屏障,奔腾而下,这就是虎跳峡。

(图片来源:宜宾青年)

继续向北又向南,一波三折中,金沙江在攀枝花拦截了一根筋向南的雅砻江之后,带着它下云贵高原,入四川盆地,终于在宜宾与川江牵手,万里长江自此贯通形成,大江东去,不可阻拦,因此宜宾也被称作万里长江第一城。

长江沿岸弥漫着哪些酒香?

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如今,走进宜宾这座城市,连空气中都蕴着酒香味。这里是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交汇地,温润的气候、富含矿物质的优质水源以及独有的弱酸性黄粘土,造就了其独有的酿酒先天优势,是“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图片来源:宜宾发布)

早在先秦时期,宜宾的先民们就逐渐掌握了人工酿造技术;到汉代,蜀地酿酒、饮酒之风已经开始盛行,宜宾出现了荔枝等水果发酵而成的“蒟酱”果酒;到唐宋,宜宾酒业大发展,“重碧春酒”“荔枝绿”“姚子雪曲”等名酒佳酿辈出;到明清,宜宾作坊甚多、酒肆林立,融合各家酿酒技艺之长而发展起来的“杂粮酒”遍地开花。1909年,以陈氏秘方酿制的“杂粮酒”更名为“五粮液”,开启宜宾美酒走向全国、名扬世界的历程。

如今,在浓香型白酒巨头五粮液的带动下,历经数代工匠传承、创新,宜宾形成了独特的五粮浓香酿造技艺,拥有五粮液、叙府酒、高洲酒、竹海酒等众多白酒品牌,是全国首个白酒营收规模突破2000亿元的产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白酒之都”。

长江继续向东,就来到了泸州,这里是又一座充满酒香的历史文化名城。《宋史·食货志》载:“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蒸鬻,候夏而出,谓之大酒。”这里所说的“大酒”就是蒸馏酒的雏形。

宋朝时期,泸州已经是全国性商业大城市,经济的繁荣和人文的荟萃为酒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同时泸州气候湿热、阳光充足,长江、赤水河、沱江、永宁河等河流交织成网,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利于高粱、玉米等作物的盛产,为酒的酿造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和坚实的原料基础,因此至元朝时期,泸州进行了一次中国酿酒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举——“中国大曲酒始祖”郭怀玉经过多年摸索与研究,成功研制出“甘醇曲”,彻底改变了中国酿酒只有小曲、散曲的历史,酿成了中国第一代浓香型大曲酒。

到明万历元年,“国窖始祖”舒承宗在泸州南城营沟头开建窖池,采用“泥窖生香、续糟配料”的独门技艺生产大曲酒,这是已知的人类最早将土壤微生物运用于发酵酿酒的实践,该窖池群至今已连续使用450余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名酒“泸州老窖”最宝贵的历史资源。

泸州除了拥有“泸州老窖”这一浓香型白酒代表外,还拥有“郎酒”这一酱香型白酒代表。说到郎酒就不得不说到它所在的赤水河。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在中国西部莽莽群山中,蜿蜒流过云贵川三省,最终于四川泸州的合江县汇入长江。该河流不仅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伟大故事,也孕育了中国60%以上酱香白酒,因此有“英雄河”“美酒河”的荣誉称号。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年间,赤水河就酿造出了令汉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酱酒。千年时光浩浩汤汤,赤水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特征不断酝酿着酱香,在“12987”传统工艺的持续传承中,在时代进步的创新实践中,这里诞生了茅台、习酒、郎酒、国台、珍酒、金沙等众多蜚声全国的酱香型美酒品牌。除此之外,赤水河畔还孕育出了中国酿造工艺最复杂的香型——董香型白酒,其代表品牌董酒曾连续四届斩获中国名酒的殊荣,酿造工艺更是三次被列为国家机密。

(图片来源:赤水文旅)

出了蜀地,长江来到重庆与嘉陵江和乌江交汇,这里有鸳鸯火锅,有涪陵榨菜,还有小曲清香白酒。再往东走,过三峡,到宜昌,辛弃疾笔下的“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还在流传,稻花香白酒品牌从中诞生,从“跟往事干杯”到“人生丰收时刻——稻花香”,再到“有活力,人生自有光芒”,一路成长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新八大名酒;枝江酒以城为名,将三峡之末,荆江之首的水土、风物、人文酿进酒中,独成一派“柔雅浓香”,既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中华老字号。

枝江之后,九曲荆江到洞庭,湖边的岳阳楼惊艳了千年时光,岳阳也曾“家家开酒店,老少唱楚歌”。湘江由洞庭湖注入长江,长江继续前行,经过赤壁后,又与最大支流汉水交汇于武汉,这段江水又叫汉阳江。这里有黄鹤楼,自然也有黄鹤楼酒,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良品质曾位列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

出了湖北,入江西,在这里它是九江;赣江经鄱阳湖在这里汇入长江,在赣江的中游,四特酒依托樟树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以赣鄱生态好米为原料,造就了“幽雅舒适、诸香协调、柔绵醇和、余味悠长”一口四香的稀世特香,四特酒也成为了“中国特香型白酒开创者”。

长江不曾停留,直奔安徽、江苏,最终由上海崇明岛进入大海,它的梦想终于实现。

(图片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黄河、长江之外,仍有好酒、名酒

安徽不缺好酒,江苏也不缺好酒,但这两地的好酒却不在长江两岸,而是在淮河流域。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脉,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

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中华酒源之一的亳州就枕在淮河第二大支流涡河的臂弯里,这片土地有着复杂与多样的自然生态,不仅赋予了冬小麦无与伦比的品质,也培养着丰富的有益微生物,它们共同孕育出了被誉为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古井贡酒。

另一个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宿迁,地处淮河之南,是全国唯一拥有“两湖两河”地理标识的设区市,水域面积占比超1/4,它拥有“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被称为中国最具天然酿酒环境与自然酒起源的地方。温和湿润的气候,清澈绵软的水体,造就了洋河酒和双沟酒的绵柔丰美,古老悠久的酿酒文明更是让它成为又一个荣获“中国白酒之都”美称的城市。

再往东走,淮安涟水县高沟镇中,高沟酿酒技艺源于西汉,盛于明清,工艺精细、风味独特。脱胎于高沟酒的今世缘酒业立足淮河产区独特的自然禀赋、优质的酿造资源、悠久的酿酒历史和发达的营商环境,已跻身中国白酒业前十强,其旗下的国缘系列更是以42度黄金酒度稳稳占据“中度酒王”地位。

尽管淮河不属于长江,也不属于黄河,但人们已经习惯将黄河与淮河统称为“黄淮名酒带”,可以说中国的大部分知名好酒都集中在长江名酒带与黄淮名酒带上。当然,中国大地上的河流千千万,共同滋养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也各自酝酿着别具一格的酒香。真要细究中国有多少好酒,那只能说是数不胜数。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酿一方酒,美酒的诞生离不开江河的塑造,酒文明也往往与江河文明相伴而生。如果说江河文化里藏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那酒文化里便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情与感,在千万年的演变与发展中,一切都转化为丰富多样的风味,有了更为具象化的表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1、凡本站注明“酒评网”或“酒评网原创”、“酒评网独家”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站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酒评网”,违反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如著作人对本站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站,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3、欢迎各类型媒体与本站签订转载协议。联系我们或投稿:tougao@jiuping.cn。
文章精选
  • 月排行
  • 周排行
  • 日排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酒评网 ( 冀ICP备13016930号

GMT+8, 2025-5-6 15:46 , Processed in 0.0540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C) 2008-2013 酒评网 JiuPing.Cn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